导航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南京师范大学张书亮、乐松山两位专家受邀作学术报告

日期:2025年04月09日       点击量:

4月8日上午,学院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张书亮教授、乐松山副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主题为《城市洪涝地理智能建模与模拟》《从地理信息系统到AI赋能的地理智能系统》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院院长左宪主持。报告会在学院603会议室举行,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在报告会上,张书亮教授详细介绍了双驱动研究范式在城市洪涝模拟中的突破性应用。他指出,传统研究往往难以兼顾“地理机理”和“时空大数据”,而双驱动模式通过“地理认知表达—双驱动模型构建—智能化时空模拟”的研究主线,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张书亮还分享了自主研发的STFS-Urban模型系统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显著成效,为城市洪涝灾害的预测与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报告会第二阶段,乐松山探讨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对地理信息科学的深远影响强调了大语言模型的出现为构建“区域机器智能自主体”提供了新的契机。随后,介绍了团队通过融合地理分析模型与AI大语言模型,构建了兼顾数据、知识、分析模型和交互工具的地理智能平台,并展示了其在典型区域建模分析中的创新应用。

专家简介:

张书亮,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测绘学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城市洪涝时空建模与模拟、智慧管线时空信息共享与融合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10余项,发表SCI、EI论文120余篇,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教材9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7件、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3项。

   乐松山,博士,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担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虚拟地理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地理环境变化与区域应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执行主任、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学术职务。主要从事地理场景智能建模、虚拟地理环境等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等5项,在IJGIS、JOH、IJDE、EMS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高校GIS新锐奖、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2021、2023、2024)、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奖项。任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期刊编委、高教社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期刊副主编、Big Earth Data期刊Topic Editor等。


上一条:我院数据科学系党支部与信息安全系党支部联合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条:我院杜晓玉教授对网络“开盒”事件提出针对性建议